《荷塘月色》文本解讀及教學設計 |
||||
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→ 語文教案 → 教學設計 2021-01-16 手機版 | ||||
《荷塘月色》是朱自清的一篇現代抒情散文,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,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,主要寫了作者在一個心緒不寧的夜晚出門去月光布滿的荷塘賞荷,在荷塘月色中所見的景致以及心情發生的變化,流露出對荷塘景觀的喜愛之情,含蓄委婉地抒發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。本文寫景狀物生動具體,富于畫面感,語言優美,意境豐滿。運用了“荷塘”、“月色”、“蟬聲”、“蛙聲”、“采蓮”等一系列中國傳統意象,營造出清麗典雅、清新雋永的獨特韻味。景物描寫上,使用了比喻、擬人、通感等多種修辭手法,講究煉詞、造句,如“田田”、“亭亭”、“層層”等疊詞,“浮”、“瀉”、“洗”等動詞,“淡淡的”、“薄薄的”、“密密的”等形容詞,都運用得恰到好處、生動傳神。整體語言清新明麗、含蓄淡雅。運用動靜結合、點面結合、細節描寫等表達技巧,以及借景抒情、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,含蓄地傳達出了作者的心境。全文以作者的游覽順序為線索,寫了作者從出家門散心,到經過小徑到達荷塘,再從荷塘月色返回家中,記敘了作者一次較為完整的游覽過程。而暗線是作者心緒的變化,從頗不寧靜到獲得寧靜、喜悅再到走出寧靜,重回現實。前后呼應、結構完整。理解作者情感背后的原因和課文主旨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!逗商猎律穼懹1927年7月,大革命失敗后,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。四一二政變后,朱自清作為中國知識分子,既想改變超脫現實,卻又感到無能為力,因而處在彷徨、徘徊的境地中!逗商猎律氛亲髡哌@種心情的流露。學習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寫景狀物的寫作手法,體會寫景散文的語言特點,透過典型意象解讀其內在意蘊,通過朗讀帶領學生走進作品所營造的意境以及背后的情感世界,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以及文章主旨內涵。補充相關背景資料,掌握“知人論世”的閱讀方法。 《荷塘月色》教學設計: 教學目標: 1.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作品的寫作背景、藝術風格。 2.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 3.反復誦讀,體會景物營造的整體意境。 4.小組合作探究,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表達技巧。 5.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,理解作者對理想世界的向往。 教學重點: 1.學習作者寫景的段落,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。 2.品味散文的語言特點,體味寫景散文意境的營造。 教學難點: 梳理作者的情感脈絡,體會作者心理發生的變化。 教學課時:2課時 教學方法:講授法、誦讀法、問答法、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: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: 第一課時: (一)導入新課 釋題:從標題可以看出,這是一篇寫景散文。這一單元,我們學習的都是寫景狀物的散文。在學習中,要借助作者的描寫和語言,體會和把握景物的特點,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。同時,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,感悟他們的人生與命運。 (二)介紹作者,了解背景 由于課前已布置了預習任務,學生查閱了作者的相關資料和散文的寫作背景,故讓一名學生展示自己所查閱的資料,其他人補充。 (三)朗讀全文,整體感知 1.聽錄音朗讀。給學生播放《荷塘月色》的朗讀示范,重點關注易錯字詞的讀音,讀準字音。 2.教師范讀。老師作出朗讀技巧的點撥、指導,之后進行示范。 3.學生齊讀,品味散文的語言,兼顧朗讀技巧和散文的感情基調。 4.學生范讀。通過自薦的方式請兩名學生代表進行朗讀展示,其他學生可作點評。老師總結、指點。 (四)字音矯正,詞義點撥 PPT出示文中的易錯字詞的讀音以及重點詞語的含義。如蓊蓊郁郁、踱、彌望、裊娜、脈脈、妖童媛女、鷁首、棹、纖腰束素、斂裾等。學生齊讀,加深印象。 (五)劃分層次,理清思路 學生自讀,劃分課文的段落和層次,并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每部分的內容。 明確: 第一部分:1-3段。主要寫了作者出門的原因,以及通過小徑前往荷塘時的所見所想。 第二部分:4-6段。寫月色下的荷塘以及四周的景物。 第三部分:7-10段。由眼前之景產生的聯想,思念江南,重回現實,回到家里。 (六)寫景段落分析 1.提問:4-6段寫景順序是什么? 明確:定點觀察、由近及遠、由上到下、由靜到動 2.分別描寫了那些景物? 明確:荷葉、荷花、月光、楊柳、遠山、燈光、蟬聲、蛙聲 3.結合相關的句子和詞語,說說這些景物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? 小組討論,明確:荷葉(多、動態美)荷花(少、裊娜、羞澀、柔美、清香)月光(不均勻、很淡、朦朧美)楊柳(稀疏、豐姿美)遠山(隱約)燈光(無精打采)蟬聲蛙聲(熱鬧) 4.這些景物所營造出的整體意境如何?用幾個詞概括。 明確:靜謐、美好、自由、朦朧 (七)作業布置 課下找出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你最喜歡的寫景句子,從表達技巧、語言運用等角度對它們進行賞析。 (八)板書設計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第一部分:1-3段 第二部分:4-6段 寫景 第三部分:7-10段 第二課時: (一)復習導入 1.PPT展示上節課易錯、重點字詞,找學生朗讀。 2.學生齊讀課文,注意讀出感情。 (二)重點段落品讀 1.找出第四段中,你最喜歡的句子,并進行簡要賞析。 找學生回答,其他人補充,教師總結、明確。 如“葉子出水很高,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”,運用比喻的手法,寫出荷葉的風姿!巴ねさ奈枧埂苯o人一種美好、輕盈的感覺,富于動態美。 2.找出第五段中,你最喜歡的句子,并進行簡要賞析。 找學生回答,其他人補充,教師總結、明確。 如“瀉”字,以動寫靜,寫出月光由上而下照耀的動感。喚起人們對流水的想象,寫出了月光流動的光波輕和、柔美的情態。 (三)深入品讀,探究情感 師:作者營造出的荷塘寧靜而優美,但作者描寫荷塘只是為了寫景嗎?顯然不是,“一切景語皆情語”,景由情生,作者欣賞到的這片荷塘美景皆是作者內心的主觀映照。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,走進他的情感世界。 1.找出課文的“文眼”,并說明其作用。 學生回答,教師明確:“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”。作用:點明作者心境,引出下文,交代了去荷塘游覽的原因,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。 2.品讀第三自然段,說明作者的心緒發生了何種變化?變化的原因是什么? 學生討論,明確:此段描寫了作者在夜色中漫步時的姿態、心境!斑@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,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,到了另一世界里!薄氨阌X得是個自由的人”,“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”,寫自己平時不得自由,身不由己,而現在仿佛置身于“另一世界”,感到了自由,心境也從頗不寧靜感到了淡淡的喜悅、安寧。而這一切變化的原因則是因為到了這片幽靜的荷塘,周圍沒有一個人,脫離了現實世界的紛擾,獨處帶來了寧靜、愉悅。 3.品讀六到十段,找出與作者的思緒、心境有關的句子,看看作者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轉變? 學生討論,明確:“但熱鬧是它們的,我什么也沒有”,寫出了作者重回現實的失落、苦悶;“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”,對家鄉的思念。 4.引起作者心情一起一落的原因除了游覽中眼前景物的變化外,還有什么?注意要聯系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他的身世經歷來分析。 小組討論,明確:結合第一課時對作者身世背景的了解,我們不難知道,作者所處的現實世界是令人憂慮的。大革命失敗后,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。四一二政變后,朱自清作為中國知識分子,既想改變超脫現實,卻又感到無能為力,因而處在彷徨、徘徊的境地中!逗商猎律氛亲髡哌@種心情的流露。而這片自由的荷塘無疑給了他不安的心緒片刻的寧靜。作者在這里運用了象征的手法,賦予了這片荷塘象征意義,象征作者的精神歸宿、理想世界。 (四)作業布置 課下閱讀朱自清的其他寫景抒情類散文,如《春》、《綠》、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等,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,寫一寫朱自清散文在語言運用、藝術表現上有怎樣的風格和特點?形成500字左右的小評論文。 (五)板書設計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荷塘月色 武千翔 |
·語文課件下載
| |||
![]() (可直接打印) | ||||
『 ![]() ![]() ![]() | ||||
【上一篇】【下一篇】【教師投稿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