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梳理:論述類文本閱讀 |
||||
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→ 教學文摘 → 備課資料 2021-01-06 手機版 | ||||
【考綱要求】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。了解政論文、學術論文、時評、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達方式。閱讀論述類文本,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,分析文本的論點、論據和論證方法。 (一)答題須知 1、樹立一種概念:答案就在原文中。 2、具備兩種心態:全神貫注、平和細致。 3、明確六個步驟:讀(圈點勾畫)、審(題干、選項)、找(篩選信息)、比(干擾項)、排、選。 4、有的選項看似與原文不符改動比較大,其實是正確的;有的選項看似與原文相符,卻在細微處作了改動,反而是錯誤的。 5、拒絕不讀文直接做題! 6、一定要把所有的選項看完再做題! 7、一定要認真勾畫題干關鍵詞。如加引號引用原文中的詞句和“原因”“結果”“具體表現”等,還有否定詞“不”。如果題干上有關于引用的原文詞句的問題,如“關于‘XX’的說明”“不能表明‘XXXXXX’的原因”等,首先需要從四個選項中做“答非所問”的篩選和排除。 8、一定要將選項逐一在文中鎖定對應的信息源區域。一些題目會出現一個選項在文中有多個對應的信息源區域,一定要都關注到。 9、對題干上表示問題性質的詞語“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”“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”“分析和推測(推斷)”要注意區分。 “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”:最簡單的題目,需要的就是對照理解,往往一個選項就對照文中一個點。 “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”:較難的題目,往往一個選項就對照文中一個段落或者幾個點,除了對照理解,還要概括分析。 “分析和推測(推斷)”:主要考查邏輯關系,尤其要注意無中生有和因果適當。 (二)答題過程 1、瀏覽:文本、出處、題干、選項 標序(段落序號) 一分鐘 2、細讀:逐字逐句地細讀快讀標讀 標記(圈點批注) 五分鐘 標記是為了迅速把握文本的中心和思路:論述對象(論題)、中心論點、分論點;論據、論證方法;結構、思路;寫作背景與目的等 標記關鍵詞: A、表示范圍、程度的詞語:全部、都、一些、部分、相關、所有、人人、每個、必須、一定、嚴重、非常、可能、似乎…… B、表示時間、空間的詞語:已經、將要、正在、完成、結束、成功…… C、表示指代的詞語:之、其、這、那、這些、那些、此、哪…… D、表示肯定、否定的詞語:沒有、無、無非、拒絕、妨礙、防止、肯定…… E、表示各種邏輯關系的詞語:因果關系、轉折關系、條件關系、假設關系、并列關系、遞進關系。 標記關鍵句:中心句、思路句、論點句、論據句 3、對讀:圈定、比較、篩選、排除 標號(題號選項號) 六分鐘 比對選項與題干(不符合題意的)、比對選項與選項(有矛盾關系的)、比對選項與原文(有增添改換的) (三)選項轉述方式 概括式轉述、具體式轉述(舉個例證)、同義變式轉述(換個說法) (四)選項設誤手段 1、答非所問:直接排除,不需要回到原文。 2、張冠李戴:表述A的內容說到B頭上。 3、無中生有:選項內容在原文中無依據。 需注意選項中出現了文本外的材料時,要看這個材料與文本的關系,看它在文中有無依據,這涉及到推斷和論證邏輯。 4、偷換概念:和張冠李戴類似,但這里更多指向結果。 5、以偏概全:局部、部分代替了整體。 6、混淆時態:將要發生的說成已經發生。 7、或然變必然:可能發生說成必定發生。 8、強加因果:沒有因果關系的說成有因果關系。 9、混淆是非:故意對原文信息反說,正確的說錯,錯誤的說對。 10、指代有誤:對文中某處的代詞的指代表述錯誤。 11、不和邏輯:觀點與論據不搭,或者論證邏輯錯誤。 (五)分析論點 1、論點要正確、鮮明、新穎; 2、一般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,可有兩到三個分論點,分論點之間不能互相矛盾、交叉或包含; 3、中心論點可出現在題目、開頭、中間或結尾等處;如沒有明確的表述,則需將各段觀點整合起來把握。 (六)分析論據 事實論據(事例、數據) 道理論據(格言、原理、定律、公理) (七)分析論證 1、論證角度:立論、駁論(駁論點、駁論據、駁論證) 2、論證結構: 引論(提出問題):提出論題或論點 本論(分析問題):總分式、并列式、遞進式、對照式(正反、主次) 結論(解決問題):提出建議、總結全文、重申論點 2、論證方法:舉例論證(歸納論證)、道理論證(引用論證、演繹論證)、對比論證、類比論證(相同屬性的類推、類比)、歸謬法(為了反駁一個錯誤的論題,先假設對方的論題是正確的,由此導出一個很荒謬的結論,從而證明原來的論題是錯誤的)。 侯曉旭 |
·語文課件下載
| |||
![]() (可直接打印) | ||||
『 ![]() ![]() ![]() | ||||
【上一篇】【下一篇】【教師投稿】 |